如果說世界搖滾樂是一道勁道十足的開胃菜,那中國搖滾便是一道毛血旺,更為麻辣,當然風格也更為雜,好聽點叫多樣化。
因為搖滾是從歐美傳入中國,所以中國搖滾歌手可以繼承這種音樂叛逆追求自由的精神,卻由于設備貧乏的原因,不得不在最初就探索適合自己的風格。
這竟然成了意外之喜。
01
啟蒙階段:以翻唱為主
1979年,改革開放的第二年,中國面臨著社會的整體重構。
一方面,社會物資依舊匱乏,可是人們的思想卻在解放。對未來充滿信心卻又保持著些許迷茫,給了搖滾樂興起的土壤。
外語專業的學生天然地比其他人更能接受歐美文化,“萬里馬王”樂隊作為中國大陸的第一支搖滾樂隊,成立于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,這開啟了中國搖滾的篇章。
萬里馬王樂隊|出自網絡
樂隊的萬星、李世超、馬曉藝和王昕波(樂隊為四人的姓氏),對于我們來說,可能有點陌生。
可能是因為他們以翻唱披頭士和BeeGees的音樂為主,沒什么代表作的原因。
搖滾樂雖然是歐美文化,但仍舊是音樂,中國音樂學院的學生未必在文化認識上有多么出色,但玩音樂卻是人家的專長。
1981年,中國音樂學院的李力、王勇等人,成立了阿里斯(Alice)樂隊,他們開始翻唱一些日本搖滾歌曲。
阿里斯(Alice)樂隊|出自網絡
1982年,丁武、王迪等人成立了蝗蟲樂隊,丁武就是后來唐朝樂隊的主唱,這應該是丁武在中國搖滾樂壇的初登場。
對中國搖滾樂產生催化劑作用的是一支外國人在北京組成的樂隊。
1983年,艾迪、保羅、戴衛等幾個在京的外國人成立了大陸樂隊,其中吉他手艾迪是樂隊靈魂。
艾迪|出自網絡
艾迪是來自馬達加斯加的無國籍人士。他被稱為“滾圈最神秘的樂手”,從不接受采訪,也不混圈子,像神話一樣。
大家只能傳說,他的父親是馬達加斯加駐中國大使館的外交官,因為國內政變回不去了,就留在了中國。
在中國樂手水平普遍不高的時候,艾迪成了很多人學習的對象。
1984年,七合板樂隊和不倒翁樂隊成立,這兩支樂隊中的幾位成員是我們熟悉的搖滾“老炮兒”。
七合板樂隊的主唱是大名鼎鼎的“中國搖滾之父”崔健。
七合板樂隊|出自網絡
不倒翁樂隊除了丁武、王迪、李力外,還有臧天朔。
不倒翁樂隊|出自網絡
不倒翁樂隊不僅是內地第一支嘗試用電聲器演繹現代音樂的樂隊,也是內地搖滾真正意義上的奠基者。
1985年,崔健發布了自己的第一張專輯《浪子歸》,是中國搖滾的開山之作。
接下來的一年,他在工人體育館演唱了《一無所有》。
當時的他身著清代長衫,背著吉他的形象,象征著中國在“開眼看世界”的路上雖然步履蹣跚但又格外堅定。
崔健|出自網絡
當傳統的價值觀念轟然解體,往日所有富麗堂皇的美夢如今醒過來,卻被眼前的一片貧窮落后所嘲弄。
瞬間,中國人發現,除了渴望之外,物質和精神的雙重貧困終于讓他們自己變成了一無所有。
每一個人都深愛著自己的國家,所以他們瘋狂的吸收著一切外來的知識,無論其是精華還是糟粕。
每一個中國人都希望自己的祖國被世界所認可,每一個年輕人的心中都熱切的期盼著祖國能夠盡快強盛。
他們可以被人打敗,但是想要讓他們認輸,想都別想!
崔大爺|出自網絡
所以,崔健的音樂吸引了許多正處于青春困惑期,對社會持有批判眼光的年青人投身搖滾,開始嘗試著用搖滾來闡述自己的愛情與理想。
這也是為什么崔健的音樂看起來并不搖滾,卻仍然是中國搖滾的開山鼻祖或是教父的原因。
又過了一年,崔健和“大陸樂隊”的艾迪強強聯合,加入了“ADO樂隊”,創作了大名鼎鼎的《新長征路上的搖滾》。
新長征路上的搖滾,崔健
有一次,艾迪跟崔健在東北演出,琴弦斷了。下面遞上來一把新琴,他發現沒有一根弦是準的。
于是,他一邊彈一邊調,整個過程竟跟樂隊是完全和諧的,聽不出來任何不對。
幾十年來,艾迪都是崔健的御用吉他手,一直到現在。
02
百花齊放的中國搖滾
1987年,崔健名聲大噪的同時,“黑豹樂隊”悄然成立,主唱為丁武。
還有一個“白天使樂隊”,為臧天朔、秦勇、馮滿天等人。
白天使樂隊,左一馮滿天|出自網絡
馮滿天是民樂大師馮少先的兒子,如今的他因窮盡一生恢復中阮這個民族樂器的天籟之音而為人所知。
春燕(Live),馮滿天
馮滿天|出自網絡
秦勇一度擔綱過黑豹樂隊的主唱,因為黑豹的主唱頻繁更迭。
在1988年,丁武就宣布退出,和張炬成立了唐朝樂隊,這是中國的第一支重金屬樂隊。
唐朝樂隊|出自網絡
丁武、劉義軍、張炬、趙年,這四人就猶如當年的BEYOND樂隊四子不可動搖。
與此同時,黑豹則迎來了“后丁武時代”新的主唱及創作——竇唯。
天后和黑豹的合影|出自網絡
竇唯演唱的《無地自容》、《Don'tBreakMyHeart》也成為樂隊的經典曲目。
Don'tBreakMyHeart,竇唯
無地自容(單曲),黑豹樂隊
1989年,崔健遠赴倫敦參加亞洲流行音樂節,不僅標志著中國搖滾樂的正式走向世界,也同時開啟了崔健的神話。
這一年,張楚出道。青銅器、現代人、眼鏡蛇樂隊相繼成立。
特別要提的是,眼鏡蛇是中國搖滾史上第一支女子樂隊,還是第一支在歐洲巡演、第一支在紐約最具傳奇色彩的搖滾俱樂部CBGB登臺的中國樂隊。
眼鏡蛇樂隊|出自網絡
1990年,活躍于北京的搖滾歌手開始走向全國各地甚至世界。
北京現代音樂會開幕,后來被稱為“中國首屆搖滾音樂節”。
在首都體育館,由唐朝、呼吸、眼鏡蛇、寶貝兄弟、1989、ADO這6個搖滾樂隊聯袂出演。
這是一場標準性的演出,也是京城搖滾第一次的大型搖滾演出。
黑豹、眼鏡蛇和寶貝兄弟聯合南下深圳,參加“深圳之春”搖滾演出。這是京城搖滾首次以集體的規模出訪外地。
黑豹與beyond在深圳|出自網絡
崔健的專輯《一無所有》在臺灣上市,呼吸樂隊的專輯首次在海外發行,中國搖滾開始向海外媒體亮相,轟動一時。
報童樂隊和黑馬樂隊的成立,何勇和羅琦登上了搖滾舞臺。
1991年竇唯退出黑豹,欒樹加入,任職主唱與鍵盤手,同年出版了專輯《黑豹》。
欒樹|出自網絡
《黑豹》這張專輯已被評為中國搖滾史上最偉大的二十張唱片之一,同時也是自崔健之后創造了中國搖滾的一次最大的唱片銷量奇跡。
黑豹樂隊偏向于流行化的搖滾曲風也影響了后期的樂隊,如:天堂樂隊、零點樂隊等。
似乎有一種暗里較勁兒的心態,幾乎是同時,丁武的唐朝樂隊也推出了專輯《唐朝》。
國際歌,唐朝
唐朝樂隊專輯封面|出自網絡
輪回樂隊、鐵銹樂隊、自我教育樂隊、超載樂隊成立,這里面,輪回樂隊代表著截然不同的風格。
輪回樂隊的成員都是音樂高材生的科班出身,主唱吳彤與馮滿天一樣,是民樂世家,尤其擅長吹笙。
所以,輪回樂隊的經典曲目《烽火揚州路》完全改編自辛棄疾的詩詞。
左一吳彤|出自網絡
吳彤的另外一首歌曲《趕圩歸來阿里里》則是將彝族民歌改編。
烽火揚州路,吳彤
滄海一聲笑(Live),吳彤
在一次南寧民歌節上,吳彤與剛擔任黑豹主唱的秦勇合唱,可能是因為在客場,加上當時的秦勇比較青澀,氣場上完全被吳彤碾壓。
那一次公開亮相的吳彤還留著一頭長發,但在后面的訪談中,吳彤始終保留著短發,用他的話說:“絕不和頹廢沾邊,因為聽搖滾的都是年輕人”。
03
南方搖滾民族搖滾
中國早期的搖滾樂隊和佳作大部分集中在北京,因為北京畢竟是國際化大都市,是和國際交流的前沿。
1992年,鄭鈞就因為在國外留學的時候,和當時著名搖滾唱片公司紅星生產社簽下唱片合約。
鄭鈞|出自網絡
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化,其他地方也涌現出了不少搖滾樂隊。
1993年,鮑家街43號樂隊成立,汪峰作為主唱,風格為藍調搖滾。來自西安的歌手許巍也作為“飛樂隊”的主唱嶄露頭角。
但是,你絕對想不到的是,這一年一支特殊的搖滾樂隊——“蒼狼樂隊”。
這是第一支跨意義的獨具少數民族風格的樂隊。你所聽到的《蒙古人》、《天堂》等著名歌曲,均來自蒼狼樂隊。
主唱?!沒錯,正是你騰大爺!
蒼狼樂隊|出自網絡
可是,蒼狼樂隊成立的時間雖然很早,但卻沒有太多的專輯。
現在樂隊也一直在參加演出,但大多數情況都是跟隨騰格爾進行演出。
之前騰格爾參加《歌手》,與“蒼狼”一同演繹了崔健的《從頭再來》,大氣從容,搖滾味兒十足。
在2019年的綜藝節目《少年可期》中,騰格爾與“蒼狼樂隊”一同演唱了《多少年》。
他在節目中說“青春跟搖滾不一定要劃上等號,但是搖滾是青春人的一部分”。
騰大爺|出自網絡
然而,內蒙古也屬于北方,南方搖滾確實在最初有點乏善可陳,直到王磊的出現。
與北方搖滾火熱的風格相比,雖然早期的王磊充滿了刀鋒和現實主義激情,但后來王磊的音樂越發感人至深,因為它渾身上下都散發著濃濃的“人味”。
不少人在“冷”里徹底向人最脆弱的一面屈服,讓它從我們內心深處"破門而出",然后伙同眼淚在我們的情感里注滿悲傷。
王磊的音樂另一特點是不斷推陳出新,致力于打通、兼融搖滾、民謠、舞曲、實驗電子和民族音樂等領域。
王磊|出自網絡
可不管音樂風格多么華麗,在內里王磊表達的永遠是痛苦的真實,如同一位浪子。
浪子不需要任何行裝,不需要任何幻想,浪子四處漂泊,也并不想拯救什么。
浪子要的其實特別簡單,只是能在大雨磅礴的夜里,在滿身的泥濘和疲憊的時候能夠遇到一個盛裝的向他微笑的女人。
在廣州那所混亂焦躁的城市,孤獨的王磊樹起了南方搖滾的一面旗幟。北“崔健”、南“王磊”,成為了中國搖滾界響亮的名頭。
王磊|出自網絡
雖然,南方、北方的搖滾樂個性迥異、各彰風格,卻并非截然對立、水火不容。
相反,隨著南北音樂人頻繁的交流、各地樂隊巡演四處開花,南北兩派的搖滾音樂開始相互影響、互為融合,呈現出多元特點。
這一切都在昭示,只要一個合適的契機,中國搖滾必將迎來巔峰。
1994年12月17日晚上8點,搖滾中國勢力演唱會在香港紅磡體育館正式開演,演出個人及樂隊為竇唯、張楚、何勇以及作為嘉賓演出的唐朝樂隊。
1994紅磡實況|出自網絡
現場坐滿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媒體和近萬名觀眾。在沒有人能預料到的狀況下,這場長達三個半小時的演唱會,幾乎全程陷入了不可思議的狀態。
04
巔峰太早,迅速滑落
彼時的香港樂壇,是“四大天王”如日中天的時候,取得這樣爆火的成績,是對中國搖滾的認可。
但是,這其中卻充滿了插曲,根源在何勇略點挑釁的話語。
在一次接受采訪的時候,何勇說:“香港沒有音樂,只有娛樂。四大天王只有張學友算個唱歌的,其他都是小丑。”
紅磡時的何勇|出自網絡
此言一出,香港娛樂界嘩然,許多黎明、劉德華和郭富城的歌迷把魔巖的演出海報撕毀,使得演出方不得不重新再貼一遍。
此次演出前,魔巖三杰已把遺囑寫好,萬一有什么意外(因為何勇等人的來勢洶洶,怕會引起暴亂),把此次演出收入全部捐給慈善機構。
結果演出空前精彩。紅磡的演出歷來都是觀眾坐著觀看,可是演出當天所有的觀眾都站著和著音樂一起手舞足蹈,有的甚至站在椅子上。
1994紅磡實況|出自網絡
還把超過一半數量的椅子砸壞,演出結束后,很多觀眾跪地不起,哭著喊著何勇竇唯等人的名字。
演出結束幾天里,香港幾乎所有報紙的連續3天以頭版報道此次演出的盛況。這是史無前例的。
紅磡時的竇唯|出自網絡
然而,中國搖滾的巔峰太早來到,又迅速滑落。
這其中有歌手的問題,雖然部分搖滾歌手文化修養較高,但很多人都是半路出家。
這會導致他們視野狹隘、創作元素太單一、沒有個人鮮明特色、很多歌曲風格趨同,這樣一來,國內的搖滾樂漸趨平庸化和膚淺化。
還有天生的文化土壤,東方人尤其是中國語言環境中在分辨音高這方面有著天然的優勢。
對比兩首套馬桿,烏蘭托婭高音可以飆上去,烏蘭圖雅就不行。自然,我們大部分人覺得烏蘭托婭唱得好聽,更有旋律感|出自網絡
這決定了為什么中國人為什么喜歡旋律性和古典音樂的原因,因為很容易產生共鳴。
而搖滾樂在中國風行的年代,恰好是傳統文化出現了間隔,西方文化填補這一空缺的時候。
一旦,傳統文化出現復興,搖滾樂就肯定會讓位于更適合中國風的音樂。
再者,搖滾需要引發共鳴,但中國人的文化偏偏是一種比較務實、理性的文化,不容易被感染。
熱狗唱的《差不多先生》雖然是批判,但差不多有什么不好?就因為差不多這種心態,我們似乎不喜歡太過于情感飽滿的表達方式。再者,熱狗的說唱方式比搖滾當下流行,說明了演唱技法的更新換代|出自網絡
對社會問題、個人情感的批判在中國普遍富足的前提下,存在基礎并不牢固。
本來搖滾樂就需要去重復一定的段落來達到強烈情感的抒發,現在這種基礎不存在了,搖滾樂的優勢就蕩然無存。
而當如今社會上的人依舊出現迷惘的情況時,或明快或躁動的節奏型的電子樂出現,讓搖滾面臨著節奏表達劣勢。
所以,搖滾樂必然衰落,這是時代的選擇。
本文創作團隊
作者|趙希夷
策劃|趙希夷
編輯|趙希夷
免責聲明:本文章如果文章侵權,請聯系我們處理,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他問題請于本站聯系